春节刚过,三月初的气温并不温暖,温差依然波动较大,一位胸痛2天的患者带着痛苦面容走进了第五党支部书记王生主任办公室就诊,凭借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敏感直觉,这位体型偏胖的病人大概率是高危胸痛病人,通俗的说就是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,王生主任立即安顿病人就地休息,并告知患者需要办理入院进一步检查,最大的麻烦出现了,患者属于孤寡人群,而且智力也有问题,沟通也有点困难,没有直系亲属,只有远房的亲戚,关键患者连手机都没有,也不记得任何电话号码,更别提联系远房亲戚了。王生主任立即亲自推轮椅陪同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,住院后急查心肌酶谱、肌钙蛋白数值异常升高,果然是急性心肌梗死。由于患者错过了急诊手术的时间窗,只能选择择期手术开通血管,但联系不到家属,住院围手术期的照料怎么办?意外发生猝死怎么办?……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们。
生命至上,心肌梗死随时有猝死可能,患者的安危牵动着心内科全体医护的心。先住院治疗缓解疼痛,没有家属照料,医生护士就是家人,住院期间护士除了认真完成检查、输液、监护、观察病情等专科护理工作外,在生活上更多的给予了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,帮助患者解决用餐问题,由于病情需要患者使用监护、注射泵等无法独自如厕,每天的基本需求都成了一个大难题。心内科工作繁忙,常常是加床运行,患者周转快手术多,护士们面对这位特殊患者也从未产生畏难情绪,总是能耐心的帮助他一次又一次的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
通过规范的治疗,患者胸痛明显缓解,但后期还是要做冠脉造影明确心脏血管病变,因为患者智力和表达能力都减弱,王生主任通过降低语速耐心多次询问患者,得到的线索是患者认识回家的路,王生主任决定陪同患者一起回家去找远房的亲戚,但是怎么回去呢,心肌梗死路上会不会有风险,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,王生主任拨通了我院院前急救科第十一党支部书记侯捷主任电话,请求能否派医院救护车护送患者回家寻找远房亲戚,候主任一口答应“没问题”,并亲自开车护送,这样两位主任一起亲自护送患者到达30公里外的小区,并成功的找到了远房亲戚。
终于在入院1周后,心血管内科团队顺利的为患者完成了冠脉介入手术,手术成功患者症状也明显缓解,且接受了最佳的治疗方案。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,每一秒都凝聚着生命的重量。术后,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,温暖而又细腻。他们不仅治愈了患者的肉体创伤,更抚慰了因病痛带来的心灵的伤痕。正是这样的专业精神和满腔热情,让患者在康复的路上稳步前行,不久后便能重返工作,享受宁静的生活。
患者的康复出院是对所有默默奉献、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的礼赞。它象征着一种跨越职业与身份界限的大爱,是对生命尊严的崇高敬意。在这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中,我们见证了何谓真正的医者仁心——那是不顾日夜的守护,是不计回报的付出,是对每一个生命不放弃的承诺。这些现代的白衣战士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,谱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篇章。发生在病房里的这些故事,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白衣战士去追求更高尚的理想,传递更伟大的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