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感冒(以下简称流感)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。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,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。流感起病急,虽然大多为自限性,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,少数危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,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。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、年幼儿童、肥胖、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,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。
一、 流行病学
(一) 传染源
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。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,病
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 3~7 天,儿童、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 1 周。
(二) 传播途径
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,经口腔、鼻腔、 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。在特定场所,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,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,需引起警惕。
(三) 易感人群
人群普遍易感。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/系的流感病毒感染。
二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
潜伏期一般为 1~7 天,多为 2~4 天。
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,体温可达 39~40℃,可有畏寒、寒战,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、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喉痛、干咳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,颜面潮红,眼结膜充血等。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。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、腹痛、腹泻为主要表现。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,多于发病 3~4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、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。
三、预防措施
(一)疫苗接种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6月龄至 5 岁儿童、 孕妇、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,
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(二)药物预防
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。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
(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)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,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。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(剂量同治疗量/次,每日一次,使用7 天) 。
(三)一般预防措施
1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,主要措施包括:增强体质(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)、勤洗手(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,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,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);
2、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;
3、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
4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上臂或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;
5、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、我隔离,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。